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瞧
(资料图)
近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河南省社会保险中心获悉,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中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主题教育与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深化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创新社保经办服务模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社保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强化系统支撑,实现网掌可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河南省社会保险中心聚焦人民群众最急迫最急需的社保需求,持续强化信息系统支撑能力,提升群众网办体验感和满意度。深入拓展网上服务功能,构建以数据交互系统、智能客服系统、电子档案系统、电子地图系统等为支撑,集成网上办事、受理预约、查询咨询、评价投诉、政策宣传、公共服务6大功能的网上服务体系。通过广泛调查研究、网上问卷等,收集梳理各类意见建议143条,逐项研究分析、组织开发,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方便群众办事的具体举措,共实现416个服务事项“网掌可办”,29个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其中,主题教育以来新增事项52个。2022年,全省共办理业务1541.39万笔,网上服务平台办理量925.45万笔,业务网办率60%,其中,省本级网办率高达97%。
优化标准规范,实现全省通办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国社保领域率先实现了全部530个业务事项“全省通办”,办事群众可在全省任意一个社保经办大厅无差别办理异地业务。一是强系统抓转型。持续提升信息系统支撑能力,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为提升服务水平和精细化管理程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二是整数据保权益。深入开展社保数据整理,实现在全省范围内参保信息准确唯一,切实维护参保群众的社保权益。三是减环节优流程。按照“能减尽减、应免尽免”的原则,在全省统一信息系统、统一数据库、统一服务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办事流程和服务标准,实现全省业务经办“五统一”。四是建机制促协作。与市场监管部门、税务部门、工伤保险协议管理机构等建立协作机制,实现企业社保登记、注销等事项跨部门“网上通办”和工伤保险住院审批、辅助器具申请等业务“下沉协办”。2022年,全省共办理异地业务165.08万笔,占全部业务10.71%。
深化社银合作,实现就近可办
为破解企业群众办事难问题,河南省社会保险中心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理念,依托银行网点、社区服务中心等,大力推进“河南省社会保障便民合作网点”建设,着力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今年4、5月份,全省各合作网点累计受理业务量11.19万笔,群众在家门口便可享受到优质便捷的社保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坚持优中选优,严格遴选合作网点。河南省社会保险中心成立了由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和各合作银行分管行长任组长的社银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负责评价标准制定和准入资格审核。按照网点自愿申请、省行统筹把关、社银联合考核的流程,重点考核硬件设施、服务水平、业务能力等,确保优中选优。同时,为加强日常考核管理,督促合作银行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河南省社会保险中心还组织制定了社银网点考核及退出机制,对考核不达标的网点,采取约谈、发函警示直至启动强制退出等形式加强监管力度。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1835个社保便民服务合作网点,涵盖工、农、中、建、交、农信社、邮储银行等17家金融机构,网点遍布城乡,充分满足了企业群众就近办社保的需要。
坚持贴近民生,精心梳理办事清单。河南省社会保险中心统筹考虑基金安全、业务复杂程度等因素,优先把人民群众反映最迫切、业务受理频次最高的事项纳入服务事项清单,充分满足企业群众需要,确保服务网点“建起来、用起来”。抽调全省业务骨干集中办公,认真梳理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各类业务,逐字逐句研究、确定各业务事项受理、经办、复核、审批、反馈等各环节所需的条件、材料、时限等业务规则,分两批发布银行网点可办理事项清单362项。今年,我们还计划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将事项清单扩充至400项,实现更多社保事项就近办。
坚持示范引导,扎实做好推广宣传。河南省社会保险中心坚持全省一盘棋,统筹省级顶层设计和各地组织实施,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全省社银网点建设。在网点建设、人员培训、数据共享、考核管理、风险防控、宣传推广等方面进一步细化任务目标、明确规范要求,制定印发了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建设标准、标识标准、验收流程、退出机制、宣传方案、培训方案、经办指南、常见问题解答等14个配套方案和文件,确保网点建设更合理、更规范、更安全、更便民。及时总结各地经验,编写工作信息,组织交流学习,巩固扩大成果。依托社保宣传周主题活动,深入企业、社区进行宣讲,在广场、地铁等人流量大的场所播放宣传视频、印发宣传材料,扩大社银网点建设社会影响,有效提升了群众对合作网点的知晓率和认知度,合作网点业务受理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跨越。
坚持以训代练,着力提升服务能力。河南省社会保险中心坚持“四统一”,着力打造一支“懂政策、明职责、精业务、善服务”的社银网点经办队伍,有效提升了合作网点工作人员社保服务能力,确保企业群众在社银网点“能办事、办成事”。一是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的培训制度,从责任分工、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建章立制,确保培训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二是编写录制全省统一的培训教材和视频,共编写培训教材和系统操作指南12万余字,录制培训视频2个多小时;三是组织举办全省统一的线上培训讲座,对网点建设、系统运维和社保业务进行培训,累计培训工作人员3万余人次;四是社保经办机构与社银网点统一纳入培训范围,形成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全程推进的良好氛围。
强化数据共享,实现免申即办
深入开展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比对,在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失业保险待遇领取等方面实现免申即办。一是建立数据共享比对工作机制。与公安、民政、卫健、司法等10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建立全省社会保险数据共享比对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二是扩大数据共享应用。充分发挥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健康码等实人验证场景数据作用,实现全省1833.76万名领取社会保险待遇人员通过数据共享“免认证”,占全省退休人数的90.28%;通过与发改、税务等部门信用信息、缴费信息、返还账户等信息的分析比对,精准确定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并将相关待遇款项核定后直接打入企业账户,实现失业保险待遇免填表、免跑腿等“免申即办”,惠及企业14.52万户、职工437.87万。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李恒
Copyright 2015-2022 华南数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